李 锦
2012年07月23日14:2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作者:吴炳新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内容简介:作者赋予消费以崇高的学术地位,提出了新的三大消费分类。人类在生活消费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生产消费、社会消费,发展到科研生产消费的现代社会。生活消费是三大消费的核心。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正处在一个历史拐点上,这就是以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向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目前,我们国家患上“投资依赖症”,难以走过这个历史拐点,其症结就在于指导消费、投资和外需三驾马车经济的理论是凯恩斯理论,它把消费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吴炳新在《消费通论》中倡导的消费主导论,把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和动力,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又颠覆了凯恩斯理论。消费主导理论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对于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吴炳新消费主导理论的基本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统理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公式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把生产放在首要的地位来认识。而吴炳新先生的理论研究公式是:消费——科研、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是一个圆周螺旋发展公式,结论是消费决定一切。消费处于源头地位,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一种唯物论的认识路线。
吴炳新的消费主导经济理论的价值在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正处在一个拐点上。国家发展战略正处于从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消费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实践看,只有消费主导经济有实质性进展,国家发展战略转变才有可能破题。为什么吴炳新消费理论一再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四年内连续三次举行全国性研讨会?其内在的价值,或者说其核心价值即在于此。
投资保增长与消费保增长是主要矛盾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放在“牢牢把握”的第一条位置。李克强副总理也强调,“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性调整”。所以,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在未来5—10年基本实现消费主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并不缺乏消费潜力。我国已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以人的自身发展为重点的发展型需求正在全面快速上升,由此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潜力。然而,为什么我们的消费总是上不去,根子在哪?在于投资保增长这一思路没有转过来。
中国各级政府的官员普遍患有一种投资依赖症。中国金融业的脆弱和风险背后其实反映的是经济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根据世行测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年均9.8%的增长率,除了有2—4个百分点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外,其余6—8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来自于投资的贡献。
然而,高投资不仅造成投资消费失衡,加剧产能过剩,也不可避免地与高风险相伴,“投资—债务—信贷”正在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风险循环。近两年投资迅速增长,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导致银行贷款规模急剧扩张,潜伏着风险,同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功能衍生的巨额流动性,也成为滋生房地产资产价格膨胀、通货膨胀和债务膨胀的诱因。
一个明确的结论是:应立即结束投资依赖症的影响,坚定地走向根据消费需求保增长的道路上来。一旦完成向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增长。消费主导引领中国未来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走向消费主导经济将决定我国中长期的增长前景。因此,我们衡量经济增长就可能出现两个标准:一个是速度的增长,一个是消费贡献率的增长。而后一个标准则愈来愈重要。
凯恩斯理论指导经济是“投资消费”失衡的深层原因
我国投资率长期居高不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是体制问题。理论问题,我们现在对消费存有的误解来自于主流经济学,即凯恩斯理论。对于经济衰退,凯恩斯所开出的药方主要是增加政府投资,刺激需求。在短期内,把公众的购买力向政府转移,政府把公众未来的支出需求转化为现在的新需求,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利于保持需求水平的稳定,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所以说凯恩斯的反衰退政策对于经济依然会起到正面的刺激作用。但从长久来说则是一种错误引导。
大家都熟悉消费、投资、外需三驾马车的说法。显然,在当下中国的领导干部层看来,在三驾马车经济里,消费是工具,只是一种手段。当经济增长需要它的时候,就会重视它;当经济增长不需要它的时候,那它可能就会被扔在一边。这种思维有一种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往往是就消费抓消费,而消费总也抓不起来。
看来理论上出问题,是“投资消费”失衡的思想基础。吴炳新在《消费通论》与《领导管理科学新论》中提出的消费主导论,把消费决定一切是作为世界观而不是方法论提出来的。他的消费主导论对凯恩斯的投资刺激理论是一种颠覆。
消费本来是目的,而在我们现有主流的分析框架里头,却把它变为了一个工具,变成了一个手段。目的变成了手段,那就异化了。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盘,而不是扳子、钳子。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现在,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经济学体系进行反思。整个经济学体系是生产本位,而不是消费本位。整个经济学一上来的定义就是配制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所以现在整个经济学是为生产服务,核心就是效率,讲如何做大蛋糕。至于消费则是其次的。凯恩斯把消费的目的变成工具,这是导致我们消费长期以来难以扩大在理论层面的原因。这也是吴炳新精神抖擞地在这方面努力的原因。
领导管理思想的转型是实现消费主导转型的关键
走向消费主导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战略转型。吴炳新认定走向消费主导是找到我国转变发展战略的关键。走向消费主导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基本支撑,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最重要的结构转型。
走向消费主导战略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消费主导理论是一个经济理论,同时也在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发挥显著作用。走向消费主导有赖于社会公平,更有赖于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未来5—10年,从生产型社会走向消费型社会,涉及到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涉及到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到社会转型方方面面的政策和体制安排。
走向消费主导战略还有赖于政府转型。消费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着诸多深层次体制矛盾问题和多方面结构性失衡的挑战。这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大都与政府转型不到位直接相关。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增长主义的特征,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以增长取代发展,以经济发展取代社会发展,以短期目标取代中长期目标,确实需要通过政府转型来解决。
走向消费主导还是领导管理科学的思想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也包括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还有中央地方关系从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公共服务导向,内涵极为丰富。这里存在着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转型,领导干部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经济绩效增长为目标的思维方法,面临一次精神的蜕变。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管理创新的过程。
(作者为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此文根据作者在吴炳新消费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